西方水彩画的产生与发展

从广泛的意义上讲,凡是用水作媒介,调和水性颜料作画的方法都可以看作水彩画,因此它包括了水粉画,丙烯画,蛋彩画,甚至中国画等。但这里讲的水彩画特指属于西方绘画体系中的透明水彩画,它是以水为调和剂,用透明的水性颜料在纸本上作画的一个独立画种。这个画种脱胎于欧洲中世纪手抄本的彩色插图,早期并不为人们所认识,被看作是一种既缺少油画那样的美学价值,又缺少版画那样经济价值的绘事末技。但当它完全摆脱其他画种的影子,充分发挥自身材料的特点,获得独立地位时,才真正显示出了自己强大的生命和艺术魅力。

从15世纪中叶德国画家丢勒(Albrecht Durer,1471~1528年)以来,欧洲大陆上的水彩画,都可以看作规模初具的水彩艺术。但作为一种正式的绘画方法,到18世纪的英国,才渐臻完美,并走向繁荣。之后,这一画种又蔓延至美洲大陆和亚洲等众多的国家,于20世纪初叶的五四时期传入中国。

西方水彩画的产生与发展

丢勒(Albrecht Durer,1471~1528年)

西方水彩画的产生与发展

一、水彩画的雏形
追溯历史,欧洲中古时代(4世纪前后)出现的贵族们使用的一些手抄本,如:祈祷书、草药书、植物书等都附有手绘的小插图。这些插图用清水蘸颜料粉作成,画得十分纤细、工整,但色彩却没有附着力,很容易掉(褪)色,作品的功能也只是为了文字的辅助说明,自身的独立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并不强。当然,这些只是水彩画的雏形。事实上,这种以水为媒介调和颜料的方法,我们甚至可以上溯到15000年前,众所周知的西班牙旧石器时代的阿尔塔米拉山洞壁画中的野牛,就是在水调和下完成的作品。考古证明,距今5000年前,中国人新石器时代彩陶上就画有以水调和色彩作画的图案,如:河南临汝县出土的用水和土红色画在陶罐上的《鹳鱼石斧图》等;此外,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画在纸草卷上的冥途指南、波斯的细密画、拜占庭杂以树胶的壁画也是以水调和色彩完成的。所以从广义角度讲,我们寻求水彩画的根,它有两个发源,东方和西方。但作为现代概念,纯粹的水彩画被编成较有秩序的历史则是近五六百年前开始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讲,水彩画属于西方绘画家族中重要的一员。

据西方美术史书记载,13世纪初,有画家在素描作品上施以淡彩,形成了素描淡彩作品,这些有颜色的画面比单色的素描作品更富有视觉感染力。之后,许多画家纷纷效仿,有的干脆用墨水,熟褐或赭石颜色以水调和作单色水彩画。真正使水彩成为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应归功于一些艺术大师的介入。1492年初夏的一天,德国铜版画家丢勒心血来潮,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在画好的素描稿上用调色油调出稀薄的油性颜色罩色,完成一幅油画作品,而是别出心裁地把颜色粉与阿拉伯树胶、蜂蜜和甘油等材料相混,用水作调和剂作画,取得了意外的效果:这种水性材料不仅色彩透明迤逦,而且大大了制作程序。这,就是西方最早的,具有很强艺术内涵的水彩画。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大大鼓舞了丢勒,他画的许多水彩画,至今还被人们广为赞颂,成为这一画种公认的鼻祖。如被英国不列颠、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馆等收藏的《小野兔》、《阿尔卑斯山风景》等作品,即使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其表现能力和制作技巧也是十分高超的。也许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代的画家也有用相同材料有过水彩画的实践,但都因没有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不被后人记载。丢勒才华出众,虽然水彩画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只是一个片断,但在水彩画的历史中,却占了一个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因为他的水彩作品的艺术性和技法的完整性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丢勒的水彩画作品风格细腻,写实性很强,制作技法基本上沿用了古典油画的薄罩法,层层叠加,但保留了水彩透明,亮丽的视觉效果。这之后,德国油画家荷尔拜因(Hans Holbein,1497~1 543年),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RubenS,1577~1640年)及弟子凡代克(Van Dyck,1599~1641年)等都作过水彩画。但这些作品基本上是为大油画创作前作的色彩小稿或是为收集素材而预备的颜色习作,真正独立的水彩画作品并不多。14世纪初,荷兰的独立,给商业港口文化带来了繁荣。一些描绘荷兰风光景色的独幅水彩画在绘画市场上出现,这种典雅优美的画法深受人们的青睐,也迅速传送到欧洲的另一些国家。大油画家伦勃朗(Rembrandt,1606~1669年)在墨水画上敷以水性的彩色颜料,把水彩画的技法向前推进了一步。当时的荷兰绘画成为世界美术行列的先行者,他们所绘制的水彩画不仅在美术馆展出,在市场上也有销售,对邻近的国家产生深远影响。

西方水彩画的产生与发展

 

二、英国的水彩画
18世纪以前的水彩画大部分是在以铅笔、毛笔或钢笔画的素描稿上,用淡彩渲染而成,色彩并不丰富,画种的独特面貌不强。真正使水彩画发展成为独立画种,应该归功于18世纪和19世纪英国水彩画家们的努力。当这种新颖别致的绘画方法传到英国之后,许多画家乐此不疲,其他任何欧洲国家的画家都没有像英国画家那样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一艺术形式。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水彩画之所以在英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原因种种。首先,是英国人审美观念的引导——对世界观看方式的改变。为摆脱中世纪宗教艺术的桎梏,人文主义思想的复苏促使英国人从对宗教的顶礼膜拜中走向大自然。大自然的优美景色唤醒了人性内心对生活的渴望,于是,他们从沉重的十字架上走下来,尽情享受大自然对人类的慷慨赠与,绘画的使命从为神服务转变为为人服务。英国人以更为轻松的方式看世界,观看结果的落脚之处就是风景。因为他们喜欢旅行,对自然景观流连向往,充满爱慕,在丛林与高山之下、平原无声的生气,即使是一花一草也启示着欣欣向荣的生命。于是,他们把自然作为人生的安歇处,换句话说,就是把自己的内心生活交托给大自然,并与之契合交融,在光色的协调中,获得一种溶情。从绘画材料的角度与油画,版画等画种相比,水彩属于轻松灵便型,是绘画语言中的浪漫骑士、行吟诗人,传达出来的视觉效果也雅逸别致,优美敞亮,令英国画家们痴迷,用它作景色的记录当然是最为简单轻便了,在这样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指导下孕育出许多水彩画家也就不足为奇了。水彩画因此也成为当时上流社会子弟必须进行的修养课程,这个意义是巨大的(这一点,将在后面做进一步阐述)。其次,是英国的气候条件。英伦三岛多雾潮湿的气候,诡奇多变的光线,转瞬即逝的迤逦景色常常处在云遮雾罩之中,水分蒸发很慢,非常适合这种绘画的工具、材料的制作和充分发挥。第三,英国人功利的实用目的。当时英国逐步上升为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军事、地质学及科学技术上的进步,使英国的水彩画相应得到发展。照相机发明之前,早期的殖民开拓者,用水彩绘制地形及记录建筑物的颜色等,被广泛地应用到地貌特征的描绘上。这类“地形图”风景画虽比较呆板但客观上促进了英国水彩画的发展。从风土地形画向水彩风景画过渡的画家中代表性的人物是普莱斯(Francis Place,1647~1728年),1963年他的作品曾来中国展出,画面虽有一定的艺术性,但以写实照相式的记录为目的。在当时的英国,水彩最初是以公众艺术的方式出现,类似中国的册页——代表书房之内的亲密交流,它提供了一种新兴视觉效果的美术媒介。之后,它发展成为羽翼丰满的美术形式,拥有考察自身心智上的修养积累和纯粹的审美标准。多年来英国人对这个画种一直保持高度的热情,在艺术上不断探求,尤其在风景画领域中被极大发挥,其成就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期。这期间涌现了数以百计颇有影响的水彩画家,其中最有成就的当数保尔·桑德比(Paul Sandby,1725~1809年)、托马斯·吉尔丁(Thomas Girtin,1775~1802年)、透纳(Turner, 1775~1851年)、康斯泰布尔(constable, 1726~1837年)、波宁顿(Bonington, 1802~1828年)等人。

保尔·桑德比早年参加过伦敦塔的制图工作,1768年担任伍尔威奇学院的首席绘画大师,是不列颠艺术家联合会的领导人之一,同时他还是皇家美术学院的创始院士。他富有创新精神,在颜料制作和技法绘制方面作过许多有益的尝试,终于在较简单的水彩画技法上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他把以功利为目的的地形图水彩画,推向吟咏自然的色彩之诗、歌颂大自然的风景画。他是抒情主义水彩风景的预言者,被誉为“水彩画之父”。他的作品以表现大自然中光色的变化和造型生动的景物为主,使用含蓄的色块和细密柔软的方法确立了英国古典水彩画的风格。

18世纪后期,英国水彩画技法日臻完善,特点更加明确,名家辈出。托马斯?吉尔丁力图改革并摆脱过去的习惯画法,他改变先在灰纸上做底色的方法,直接用各种颜色描绘自然景物,强调整体气氛,画面洗练,很有生气。把较为简单的淡彩水彩发展成为色彩感较强的多彩水彩画,促使水彩画从一种具有商业性的绘画形式发展到纯艺术的表现载体。他所画的作品宏大、朴素、简约而不落俗套。虽然他只活了27岁,但他的水彩画对后世影响很大。

1804年,在英国水彩画家们的积极努力下,冲破皇家美术学院的条例限制,成立了水彩画协会,争得与油画家平起平坐的地位。水彩画的影响迅速扩大,一批卓有成就的水彩画家纷纷亮相,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画家首推透纳、康斯泰布尔、波宁顿三人。透纳,14岁进入皇家美术学院,他对光、色及大气效果有强烈的兴趣和广泛的研究。他在水彩中清除了置于油画与水彩之间的障碍,一生中除了创作大量的油画外还画了许多富有诗意风格的优秀水彩画作品。他的作品多取材于广阔的大自然,以天空、港口等景物作为描绘对象,追求大气、外光颜色的瞬间变化,对法国和英国的印象主义运动起了极重要的促进作用。康斯泰布尔,以故乡的田园风光为题材,直接到大自然中写生,表现原野、村庄和天空,强调画面整体气氛的渲染,画了许多生动精彩的水彩画。他的作品气势浩大,画风质朴,用笔潇洒奔放,有的作品幅面较大。他喜欢用黑墨水为主要材料,放笔直取,一气呵成,颇有中国的水墨写意画之美。用笔不仅很有力量,也很生动,被誉为开创英国风景画新时代的巨人。他的水彩画冲破了线描和淡彩的约束,使其充满强烈的色彩感.他的画面营造出风起云涌的浪漫主义氛围的新境界,是水彩画历史发展的转折点。波宁顿在世仅26年,但成就卓越。他与柯罗、德拉克洛瓦交往甚密,用水彩的写意手法画风景,色彩明亮,笔法秀美,格调清新,尤以描绘海滨的动人气氛而著名。1824年获法国“沙龙”画展金奖,1827年重返英国,成为英国水彩画的先导。继他们之后,英国水彩画的技法更为完备,画种特性也更为明确,在风格上日趋成熟,水平精妙绝伦,水彩画的名家辈出,享誉世界。到18世纪晚期臻于极盛并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尤其是风景画,宏大的构图,工整细润的写实能力完全可以和当时的油画抗衡媲美。

英国水彩画从题材来看,以风景为主,也有少部分的人物画,从审美精神来看,总体上是以浪漫主义理想化观念为主导,抒情性较强;从风格技法来看,作品严谨、细腻,以透明薄罩的干叠法为主;幅面不大,以4开、8开、1 6开为主。但英国人非常喜欢这一抒情性极强的画种,他们大规模创作和收藏水彩画,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在英国风行了整整一个世纪,水彩画的价格在几十年间翻了几十倍。总之,英国人的重要贡献是在水彩画中注入自身民族强烈的审美意识,改变了人们以往观看和表现的视觉习惯而使之从油画的附属中独立出来,赋予该画种以种种人格魅力。因此,对于他们,水彩画是一种英国民族艺术,其丰富经验和突出的成就,仍是各国水彩画的楷模。尤其是他们对水彩画领域的广为开拓,从淡彩到单色,一步一步地迈向高度写实和丰富表现力等方面的种种追求;在水彩材料完善、技法探索、理论初创、现代水彩画椟式的正式形成等方面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西方水彩画的产生与发展

三、其他国家水彩画基本状况
其他国家的水彩画虽然没有像英国那样系统和拥有众多的人数,但在近现代也不乏些杰出的人物。这些画家一方面从事油画创作,一方面拿起手中的水彩工具,涉猎水彩画领域,两者相辅相成,且有很高的造诣。

俄国,是世界上除英国以外的第二个有传统历史的水彩画大国。俄国疆土辽阔,横跨欧亚两个大陆,气候变化的幅度很大。他们的性格豪放、粗犷,绘画的面貌也较为写意。历史上出现过像伊乃诺夫(Aлekcaндp Aндpeeвич Иванов , 1806~1858年)、苏里柯夫(Василий Иванович Сypиkов, 1848~1916年)、谢洛夫(Baлентин Aлександpович Серов,1865~1911年)、弗鲁贝尔(Mихаил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Врубель,1865~1910年)、格拉西莫夫(A.Грасимов,1881~1963年)、茹可夫(H.HЖуков,1908~1973年)、捷依涅卡(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Дейнека,1899~1969年)、克里马申(Kpимашин)等这些既画油画又画水彩的双栖型画家。尤其在苏联时期,自从1956年第一次全苏水彩画展以来,前苏联美术家协会为支持这一嫩弱的画种,作了种种努力。他们组织水彩画家深入生活,奔赴各地写生,先后在全国举办过1 30余次的水彩画展,大大推动了其水彩画事业的发展。从水彩画的题材上看,由于国土面积的巨大,在前苏联水彩画中占重要地位的是风景画。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他们的水彩画不仅在数量上、普及面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技法上也有了很大变化。他们的作品具有研究生活,反映时代的特点,有较浓厚的生活气息。80年代后,他们的水彩画从狭小的风景题材范围过渡到表现人物的较大题材,从表面的写生性过渡到艺术处理的完整性。他们的作品风格更加多元,手法也不拘格,许多作品讲究概括,对比强烈,现代感很强。目前,莫斯科有专门的全日制水彩画学校.学制六年,使水彩画走入正规的学院教育,从而更系统地研究和学习水彩画的各种规律和技法。在列宾美术学院,有专门的纸本画系,色彩训练的主要方法就是水彩。油画、建筑等系也常常有水彩画课题的作业。俄罗斯当代水彩画的艺术风格和流派概括起来说,大体上有两类。一类是即兴式的,以写生为主的作品,描绘比较真实,追求三度空间;另一类是以写意为主的作品,在处理方法上比较概括,从画面的需要出发,强调各种对比关系,具有版画性的特点。因此,在整个俄罗斯的造型艺术中,水彩画成为一朵引人瞩目的艺术之花。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美国,20世纪以来水彩画发展得很快,是继英国、俄国之后兴起的又水彩画大国。水彩画成为他们的主流画种之一,这里有历史和文化的双重原因: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历史不长。人与自然的关系非常密切,他们在与荒野奋斗以图牛存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于是对大自然的浪漫情绪油然而生,水彩风景画开始流行。19世纪美国的南北战争以后他们的自由、民主和高度工业文明的追求,造就了一个既接受物质现实,又勇于艺术探讨的国度。艺术家们往返于欧美之间,纷纷携带科技和艺术进入本国,同时在欧洲传统艺术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美洲的艺术实践,水彩画艺术也开始走向全面的成熟期,不论风景、静物和风情性的人物画方面都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水彩画家群体。19世纪初叶美国的水彩画面貌与英国十分接近,但到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水彩画已经十分客观地成为美国人自己的艺术语汇,有着自己的鲜明面貌和特点。他们的水彩画受商业影响比较大,画面色彩艳丽,笔触大块、流畅,透明感较强。学术流派纷繁,优秀画家辈出,如惠司勒(J.Whistler,1834~1903年)萨全特(J.S.Sagent,1856~1925年)、霍默(W. Homer,1836~1901年)、怀斯(Amdrew Wyeth,1917~ ),雷德(Charles Reid 1937~ )等。直至今日,美国水彩画家非常活跃,也很有市场他们对水彩画的钟情不亚于英国前辈,严谨而规范的水彩画在他们于中变得更为自由潇洒、亮丽多彩。1866年在纽约成立了美国水彩画协会,19世纪中后期,水彩画已获得了普遍的盛誉,深受美国大众的欢迎。美国水彩画协会每年举办一次全国性的水彩画展,每届都进行评奖,到1998年已举办130届,大大推动了美国水彩画的发展。

此外,法国的塞尚(Раul Cézanne,1839~1906年)、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年)、米罗(Miro Joan,1893~1983年)、保罗·克利(Paul Klee,1879~1940年) 等著名画家,他们在油画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虽不是专攻水彩的画家,但经常以相当高度的艺术格调和深刻的哲理,以水彩画材料为工具抒发心象。在理念和风格上,他们的水彩画与他们的油画相一致,同时也强调水彩画艺术的语言特点。其水彩画作品的视觉效果与油画相比变得更为轻松,色彩含蓄微妙,给后世的水彩画家许多启迪。瑞典的仿恩(Anders Zorn,1860~1920年)在作铜版画的同时,还画了大量精彩的水彩人物画作品。他善于在有限的颜色中,表现出光影对比的艺术魅力,画面充实、细致,造型严谨,非常感人。此外,法国雕塑家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年)、奥地利分离派画家席勒(Egon Leo Adolf Schiele,1890–1918年)等的铅笔淡彩新颖别致。他们的作品颜色透薄,往往一气呵成,非常生动流畅,创作的众多以水溶性材料为特色的绘画作品,视觉效果独特,是其整体艺术实践的一部分。世界上其他各地的水彩画家虽没有上述三个国家系统和众多的人数,但今天的水彩画不仅在西方,在世界各地都在茁壮成长。尤其是位于世界东方的中国,水彩画正以蓬勃旺盛之势发展壮大,参与画家人数众多,画风独特,艺术水平之高令人瞩目,是继英国、俄国、美国之后的第四个水彩大国,势态迅猛的发展是前所未有的。

总之,水彩画是世界性的画种,它的历史虽然不长,但正以自己独特的审美理念和画种面貌,充满青春生命的活力,迈着轻快的步伐向艺术高端前进。

水彩画

爱水彩,爱生活!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